【讲座精彩回顾-下】
4. 生活自理
▼日常生活技能是指应付个人与群体生活需求所具备得独立能力。
▼初生婴儿完全由成人照顾饮食起居及生活所需,但随着身体及心智成长,幼儿逐渐对生活周遭事物感兴趣,这就是学习生活技能的开始。
▼当孩子能自我掌握生活节奏与内容,自信心与责任感便油然而生,自我概念亦会进一步提升。
▼在教养的过程中,合理的期待有助于儿童成长,反之过低的要求则会使孩子产生依赖。
▼3岁前的自理能力是单一动作,例如:扣钮扣、穿鞋子;3岁后的生活自理变得复杂,是一系列动作,例如:穿好袜子和鞋子,背起背包开门准备上学。
3岁前应建立好基础的生活自理,否则可能影响孩子将来学习搭乘交通工具、帮忙整理家务,甚至上小学安排作息等一连串能力
人类从出生之后就不断的接受外在环境的刺激,透过身体的感官系统来察觉这个世界,尤其是在宝宝出生后的三年内,是学习力最快、大脑发展最迅速的阶段。
因此今天也要特别介绍0-3岁婴幼儿感觉统合发展以及其重要性,如果感觉统合发展正常,不仅能促进肢体动作的发展与协调,亦会让情绪较稳定,未来也会拥有良好的学习力及专注力。
什么是感觉统合?
▼感觉:我们获得的各种感觉刺激,像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这些感觉讯息传递到大脑之后,接下来就是「统合」的工夫了!
▼统合:大脑必须要把所有的感觉讯息做正确解释,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与行为。
▼感觉统合的过程是每位幼儿必经的发展历程之一
▼除了我们熟知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觉统合理论更强调触觉、本体觉及前庭觉。
-前庭觉:维持身体的平衡以及侦测身体的动态(头的速度跟方向的改变)。
-本体觉:本体觉让我们了解自己身体位置,也可以称为肌肉骨骼的感觉。
-触觉:保护跟辨别的功能,并能促进婴儿的成长以及情绪的稳定。
感统在发展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如何将感统活动落实于生活中?
▼洗澡:准备各种不同材质的洗澡用品或玩具,如纱布巾、海绵球、或是小鸭鸭,让孩子在洗澡时每天拿着不同的东西帮自己洗澡,孩子不仅觉得洗澡很好玩,同时也获得触觉刺激。
▼浴巾滚筒:洗澡后浴巾不仅可以擦干孩子身体,还可以把孩子包起来,让孩子在床上翻滚或让孩子自行挣脱浴巾,这可以让孩子获得前庭觉、本体觉及触觉刺激。
▼将报纸揉成纸球,用手丢、用脚踢或者双脚夹起来跳跃,都对感统有帮助,游戏后让孩子将报纸摊开回收,还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如何收拾,这样才能将感觉统合游戏落实于生活当中。
▼简单来说,只要让孩子在「安全」及「清洁」的环境活动,孩子的感觉统合发展自然正常,不必刻意购买教具或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