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咬指甲背后的心理需求

家长多半不能忍受孩子咬指甲,每看到一次就要制止一次。咬指甲其实和心理需求相关,对健康并没有太大危害。家长该如何面对孩子这样的「坏习惯」?

门诊的小病人妈妈说,从女儿开始懂得咬指甲之后,就再也没机会剪她的指甲。每次抓起她的手检查,只见每一根手指头的末端,没有留下任何的指甲让人修剪,指甲与肉的分界,就像弯弯曲曲的海岸线一般。「只要閒下来就开始啃」妈妈疾声抱怨,「骂她也没有用,趁睡觉的时候又来。」

我可以理解妈妈为什麽会生气,一方面害怕孩子会把自己的皮肤咬伤,另一方面也担心孩子是否情绪过于压抑,受了委屈却没说出来。说不定还有点自责,想著是否自己对孩子太过严格,或说话语气太凶了等等。

 

咬指甲、吃手指、啃铅笔、挖鼻孔……这些大人口中的「坏习惯」,的确是来自大脑情绪的转移,所产生无意识不自主的动作。

不只是儿童,有许多成年人也都有这样的行为,其中不乏许多知名的人士,尤其在篮球场上特多,包括NBA球星「小飞侠」布莱恩(Kobe Bryant)、柯瑞(Stephen Curry)等等。

孩子为什麽会咬指甲?什麽时候咬得特别频繁?根据许多观察性质研究的结果,发现大部分的孩子的确是在有压力,紧张,焦虑,或低潮的时候,特别容易养成咬手指的习惯。另外,无聊的时候,静态活动的时候,飢饿的时候,不咬点东西总觉得浑身不对劲,也是另一个常见的时机点。

研究者发现,通常会咬指甲的人,更小的时候是喜欢吃手指,长大之后则可能转移为吃口香糖,甚至抽淤。他们也发现,这些习惯全部都与遗传相关,也就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可以问问孩子的爸爸是否也有其他抒解压力的口腔行为。

不过除了社会观感不佳之外,大部分咬指甲的孩子并不会有健康上的危害,家长只要多花时间关心孩子,增加温柔的亲子互动,其实并不需要特地制止他。

虽然有少数的孩子,会把指甲咬到指甲过短、咬到流血,甚至造成感染、长茧变形、门牙缺裂等等伤害,如果有发生这些后遗症,才需要外在帮助来戒除,或转移习惯动作。

想改变孩子咬指甲,可以确定最无效的方法,就是「碎碎唸」。碎碎唸、惩罚、嘲笑孩子,不仅没有任何帮助,还会加深孩子的焦虑感,导致自信心更低落。

至于常听到的馊主意,包括涂辣椒、涂黄连、涂芥末等,虽然可能达到目的,但根据研究显示,孩子虽然指甲不咬了,但心理焦虑没了出口,压力反而更大,不见得是好事。

 

既然知道咬指甲这个动作,只是孩子大脑情绪的出口,提供孩子另一种不伤身的选择,是家长第一个可做的事。让孩子学习口吹的乐器,玩吸管游戏,或者提供较大孩子无糖口香糖,可能是让孩子转移注意力的第一步。

再来,每天都和孩子一起运动,一起玩球,让他藉由活动抒解压力,让大脑一次放电放个够。切记在一起玩球时,不要又开始说教,或开启「斯巴达」的魔鬼训练,导致新的压力产生,弄巧成拙。

既然碎碎唸与处罚皆无用,不如保护孩子在忍不住咬指甲的时候,不要伤害自己的身体,比如:

  • 在指甲上涂橄榄油,软化指甲。

  • 每天帮他砂磨指甲边缘。

  • 晚上睡觉戴手套。

  • 当孩子正在咬,被你撞见,忍住脾气不大声斥喝,温柔的转移他的注意力,带他讲故事,出门买东西,运动,玩桌游……不过,千万别丢平板电脑给他,这种懒人做法,肯定无法解决问题。

虽然咬指甲者,长大不见得会有情绪问题,但有心理疾患者,却有很高的比例会持续咬指甲到成年。专业人士在面对孩子任何外在行为时,永远想的是如何解决根本的内在问题,如果只是想手上涂个辣椒斩除恶习,就像是古人所说的「锯箭法」,看起来外表没事,但那真正的毒箭头,却仍留在身体裡。

 

 

阅读更多 …

想改掉孩子的坏行为,光靠处罚是没用的

孩子犯错了,处罚有用吗?德国符兹堡大学心理系教授安德拉斯.艾德(Andreas Eder)研究指出,只是单纯处罚,很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变本加厉。

该研究结果同步发表于《实验心理学》期刊,由德国符兹堡大学心理系教授安德拉斯.艾德(Andreas Eder)设计实验。

实验内容非常简单,首先,请受测者看著前方萤幕上所投影出来的数字,并自行判断该数字是比数字「五」来的大还是小,当受测者决定之后,必须再透过按压前方的按钮来告诉实验人员他们所决定的答案;按钮总共分为两边,左边的按钮代表的数字是从一到四,右边的按钮则是六到九。

在进行测试之前,所有的受测者都被告知说:「当你按下其中一个按钮时,就有可能会被轻微的电流电到,但不会让你受伤」。

艾德教授说:「这个实验是以『触电的恐惧』来当作实验中的惩罚手段,测试当人们知道自己可能会被电到的情况下,是否会影响他们答题操作上的态度,我们则是假设受试者会相对谨慎」。

意外的是,实验结果竟与假设恰恰相反,受测者们不但没有刻意放慢,反而还以更快的速度压下按钮,对于这样的结果,研究人员感到相当惊讶,因此归纳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单靠惩罚,并没有办法遏止特定行为。

 

对于这样的结果,研究人员初步归结为是由于惊恐、心跳加速与肌肉紧张而导致神经敏感所造成,「对于受测者来说,既然都会痛,那倒不如想办法快点结束,长痛不如短痛」艾德教授表示。

 

不过当实验内容换个方式的时候,却又无法用同样的方式解释了。内容依旧是请受测者观看数字判断大小,唯一的差别是作答时,其中一颗按钮的电流较弱,另一颗则相对较高。

 

结果显示,受测者只有在按压到电流较弱的按钮时,才会选择快速按压,而当按到电流较高的按钮时,儘管电流所带来的疼痛程度可能更加剧烈,但受测者做答的速度却没有明显的改变;因此,就研究结果来说,我们可以推断受测者并非只是神经敏感,那麽到底又是哪些因素才会造成他们选择快速压下按钮呢?

 

艾德教授认为:「由此可见,电流所意味的惩罚手段并不会压制受测者的行为,相反地,当你经常使用『惩罚』当作控制他人行为的一种方法时,这样反而会刺激他人更加频繁的表现出相同的行径;因此我们可以说,纵使后果对人们极为不利,但人类的大脑还是很容易会因为行为与接续触发的反应而受到牵制」。

对于教学上来说,重点应放在让孩子了解学习不会只有一条道路,而是有许多更好的替代方案可供选择。

不过心理学家也强调,这并不代表著处罚完全没用,只能说处罚不一定能抑制特定行为的发生,就像是受测者明知他们会被电得更惨,但还是会继续按下按钮一样。

 

换句话说,给予孩子明确的行为准则,才能改变孩子的行为取向,因为孩子唯有在清楚瞭解正确的行为后,错误的行为才会停止出现,因此,对于教学上来说,重点也应放在让孩子了解学习不会只有一条道路,而是有许多更好的替代方案可供选择。

阅读更多 …

透过想象:提升自闭儿情绪控制力

要让自闭儿们学会情绪控制,我们大人自己得先帮个忙。

 

当自己面对眼前激动的孩子,优先让自己能够维持淡定与冷静。你可能会认为「怎么可能,孩子把我气成这样,叫我如何冷静对待?」重点就在这里了。如果在情绪控制上,我们大人本身就很难做得到,或缺乏想要改变的动机。那么只是要求孩子做好情绪控制真的是缘木求鱼,难上加难。 

  • 当孩子正面临生气时,你的反应正扮演着一种示范。
  • 请使用平稳的语气,和缓地告诉孩子「你现在正在生气,我先离开,十分钟后,妈妈会再过来。」说完,慢慢走离孩子的视线,往房间或其他空间而去。
  • 你可能会发现孩子在你离开那剎那情绪可能会更激动。但是,请记得,你选择离开现场,一个是你自己本身已经有些怒气或浮躁情绪出现,另一个原因则是如果你的出现让孩子情绪更激动。
  • 当然,还有一种担心是,怕你话太多,对孩子形成另一种如针一般的刺激。

  • 孩子有情绪驾照吗?

  • 孩子是否能够安全地、顺利地驾驶自己这台情绪巴士抵达目的地吗?

  • 让孩子有画面,关于情绪控制这件事。培养想象,让孩子对于抽象的情绪,在心中更能演练具体的控制。

  • 试着让孩子闭起眼睛,手握着方向盘,视线朝着正前方,并适时地向前后左右观看顺逆向的来车。

  • 让孩子试着去感觉自己的脚轻轻地踩着油门,并以时速一百公里的速 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 当遇前方车辆壅塞时,渐渐地放慢车速,或适时地踩着剎车踏板。嗯,这辆情绪巴士正安全、舒适地往目的地,前进。

  • 情绪控制力的练习,并不仅是让自闭儿不断踩着自己的情绪剎车踏板,而压抑自己的情绪。

  • 情绪是需要纾解,纾解应优于宣泄。当孩子需要宣泄,多少也反应着在这之 前,孩子的负向情绪总是不断地被压抑着

  • 像一桶一桶情绪瓦斯被储放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就怕一不小心,随时引爆而伤了自己,也伤了别人。

  • 情绪的纾解,能量的渐进释放,某种程度也正在说明,孩子一次又一次地在情绪控制上,不断地实务演练。

  • 当自闭儿感到生气或愤怒,这时孩子是需要让自己泡进水中,让自己心情凉快一下。
  • 当然,运用想象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亲爱的宝贝,闭上眼,想象自己是一条鱼,或一只海豚。这时,想想自己在水中、在海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愈游,身体愈凉快、愈舒服。」
  • 请记得,这练习,尽量选在平时孩子情绪平缓时演练。让孩子闭上眼,就能想象的到鱼儿优游水中的画面。练习时,如果能加上身体与手势的摆动,当然最好。

  • 情绪该如何纾解?注意力转移,我想对于自闭儿会是一件能够带着走的情绪控制力。
  • 有时,孩子心里充满着怒气。这时,让孩子选择散步走走,或加速脚步绕绕。
  • 让自己的怒气,在一踩一踏之间,像是在进行森林浴一般,你的怒气将由大地心胸开阔地为你吸收,缓和你的怒气。

  • 有时,孩子会将心中积压的愤怒情绪,透过乐器的敲打,在一鼓一棒之间,在黑白琴键弹奏之下。
  • 透过音乐节奏的升华,让自己的情绪转换至旋律里。
  • 在打击与弹奏之间,透过乐器做为媒介,自己的情绪也慢慢学习如何控制。
  • 你也可以让孩子知道,当自己生气时,可以试着在心里哼唱着自己熟悉的轻快旋律。
  • 「孩子,你知道吗?当爸爸心里感到有一股怒气时,我就会想到要唱贝多芬的快乐颂。在心里唱着唱着,自己的好心情就会浮现起来。」
  • 当然,贝多芬的快乐颂只是一个例子,你一定可以与孩子找到属于他的歌曲。别忘了,平时让孩子沉浸在自然音乐里,也是一种舒缓情绪的调适。

阅读更多 …

注意力的帮助力?

「老师,小朋友好像都无法安静的坐在椅子上,不是扭身体就是扭脚,或是身体都趴在桌子上,都要我一直在旁提醒,作业都不知道写到什么时候!」「老师,孩子写作业的时候都会东摸西摸,常常写作业都要写一个小时!」

 

以上都是常听到让家长头痛的问题,尤其是针对学龄的孩子来说,每天晚上写作业的时刻家长通常比孩子更痛苦,但究竟是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家长督促不周?孩子调皮捣蛋故意不写作业?抑或是孩子可能是注意力不足过动症?

       其实影响注意力的因素很多,包括孩子的年龄、动机、孩子的生理因素、学习环境与孩子的情绪状况等等,而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效率,并非有上述行为困扰的孩子都是注意力不足过动症:

不同年龄的孩子其注意力的持续度也不尽相同,家长可参考孩子发展年龄,适度安排活动时间,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也受许多因素影响,就算孩子生理上注意力持续度可长达20分钟,但若对于没有动机的活动小朋友可能五分钟就不想玩了,相对的在高动机的引导下,就算是20分钟也可能拉长为一个小时唷,因此下表只提供为参考,如何引起孩子学习的动机提升注意力持续度还是很重要的!

当警醒程度过低时,孩子看起来昏昏沉沉、叫他要叫很多次才有反应等等,即孩子无法注意环境中的信息并解读以产生适应性行为,相对的若警醒程度过高,孩子易受环境干扰转移注意力、行为较为混乱、容易过High因而对情境规则理解能力下降等等,无论是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应让孩子维持在适度的警醒程度下,此时可与环境产生最佳的适应行为,学习效率也较高。

无论是对孩子或大人动机都是影响学习的一大因素,大部分孩子仍保持对环境的好奇与探索,对写作业的内在动机较低,建议家长可将作业分段进行,若是小一的孩子约20分钟左右可稍做休息,或是提供正、负增强物以提升孩子的效率。

这里指的是孩子的躯干肌耐力是否稳定?若孩子没有稳定的躯干肌耐力,即无法维持端正的坐姿,家长会觉得孩子会”东倒西歪””像虫一样扭来扭去”、”趴卧在桌前”等等,也因此影响到孩子的注意力。

要协助孩子将注意力维持在活动上,除了上述孩子本身的原因之外,家长也可协助孩子将物理环境的干扰将到最低,减少孩子分心的频率,如书桌的摆放位置常会有人在旁走动?孩子的桌面是否保持干净?光线是否充足?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也可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唷!

 

阅读更多 …

我的孩子出现「退化行为」

孩子上幼儿园以前就已经能够睡过夜,平日也都开开心心地,但最近突然常要爸妈陪睡、常耍赖哭闹,甚至要求像小baby...

 

退化行为通常反映的是孩子的不安,因此透过退化成较年幼、脆弱的阶段,以求重新获得较多的保护和安抚。处理退化行为的第一步是要找出孩子焦虑不安的原因,例如:刚进入幼儿园、换老师、在学校遇到挫折、搬家、家中迎接新成员,甚至是目睹暴力事件、被威胁…等。找出原因后,才能针对引发孩子情绪的情境或相关刺激去做处理。

退化行为的背后反映的是强大的不安,因此应该优先处理的是情绪的部分,若只是防堵那些行为,反而会加深孩子的焦虑。在这个阶段,主要照顾者可以依照孩子的状况或需求,评估是否需要中止引发焦虑的情境;同时先提供大量的陪伴、视情况通融一些常规要求(如:本来自己睡,破例可跟父母睡)、反复保证照顾者的爱、包容接纳这些出自于不安的表现,并同理孩子的感受。当孩子的情绪较为缓和、不再感到不安后,再逐步调整行为、慢慢回到常轨。

常见的退化行为包含变得易哭易怒而需安抚、要大人陪睡、对安抚物的需求增加、要求「像小baby一样喝奶奶」…等,然而退化行为与一般的问题行为不同,反映的是孩子情绪上的不安,因此对于「行为本身」进行严格管教或惩罚不但无济于事,甚至可能使情形更为恶化,而如果照顾者以彼此关系作为威胁,或是用「丢脸」来警告孩子(例如告诉孩子:「你都几岁了还这样?会被人家笑!」),那么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更大了。

有时孩子的不安来自于「不知道该怎么办」,因而内心深处觉得自己无法因应环境的挑战,常见于刚换环境、遇到人际挫折等时候。此时可以与孩子玩假扮游戏、说故事等,在相仿的情节中,大人可以透过改编故事,偷偷加入因应这些状况时的处理方式,像是向大人求救、大声拒绝不喜欢的事情等,并带着孩子一同创造一个不一样的结局。

阅读更多 …

准备生二宝,该怎么让孩子准备呢?

妹妹在炎热的八月来报到了!本来满心期待妹妹出生的哥哥,最近却出现动不动就大哭、看妹妹喝奶也吵着要、做恶梦、不开心就打人…等情况。

 

面对家庭的新成员,孩子可能有的情绪包含对婴儿的好奇、对手足的期待、对大人注意力转移到新生儿的不安或气愤…等,这些都是从妈妈怀孕到宝宝出生后可能有的情绪,若孩子因为这些情绪出现了退化或争宠的行为时,千万不要对孩子生气,可以运用同理技巧、替代行为技巧等方式加以转化和引导。此外,也要预先帮孩子准备好安全感需求的替代策略,例如:安排好哄睡的人、准备好孩子可带去上学的娃娃、调整好床或房间的分配等。当大人预先做好准备、不慌乱,也会比较有时间处理孩子的情绪喔!

新成员的加入对于家庭中所有人都会带来很大的冲击,而孩子受限于认知能力的发展,对于整个历程的理解通常十分片段,因此感受到的冲击程度更是巨大不已。有鉴于此,这个阶段要让生活上的改变减到最少,无论是换去奶奶家住、开始上幼儿园、搬去自己的房间、戒尿布…等,都可能让孩子更为不安,进而出现更多令大人困扰的行为表现,因此要避免在迎接新生儿这段时间同步进行。

在面临这么大的转变时,无论孩子以发脾气、哭泣、还是咬指甲来展现,这些令人困扰的行为背后都出自于不安。这段时间可以尽量给予孩子安全感,透过语言和行为让孩子了解爸妈的爱不会减少,像是帮他准备安抚物、常常给孩子拥抱、破例让孩子跟爸妈一起睡…等,都能发挥很大的安抚效果。此外若能让孩子对于「会发生什么」有所预期,对于降低不安也有帮助,可以告诉孩子「妈妈去生宝宝的时候,奶奶/阿姨…会陪你睡觉喔!」、「妈妈去医院生宝宝,会有三天看不到你,你很想妈妈的时候可以…(告诉熊熊、请爸爸打电话给妈妈…等)。」、「妈妈从医院回来时会带着弟弟,弟弟很小很小,你可以帮妈妈一起喂弟弟喝奶奶」。

为孩子进行准备工作的基础,就是去设想「这段时间,孩子可能面临什么?」,例如:家里会多一个小婴儿、妈妈会有一段时间不在家、帮我洗澡或陪我睡觉的人换成奶奶、家里会多出一些宝宝的东西或是房间会有所调整、小宝宝可能常常会哭……等。在怀孕期间,大人可以用共读绘本、说故事、玩游戏等方式让孩子理解会面临的改变、照顾宝宝的经过等,也可以使用日历或画圈圈倒数等可视化的方式,让孩子能够预期妈妈的回来。

家长可以适时地让大孩子参与照顾宝宝的历程,并在过程中赋予这些工作一些「殊荣」,或是透过称赞来强化孩子的意愿。例如:在妈妈忙着泡奶时,可以请「大哥哥」帮忙拍拍宝宝,并且称赞大孩子「哇!你拍拍之后,宝宝就不哭了耶!你真的是好棒的哥哥喔!宝宝很喜欢你的拍拍唷!」,让「手足」这个角色在孩子心中连结到的都是正向的经验和感受,就是将来良好手足关系的基础喔!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