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孩子的社交发展Q&A(下)

常见有社交问题的孩子可简单分为两大类---自闭症谱系ASD与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

虽然展现出的问题是类似的,但他们的成因却不相同,也因此有其独特的介入方式:

在抑制反应上有困难,无法适时的抑制冲动、等待轮流、容易打断他人谈话或难以遵守例行性规定等等。

容易感到烦躁、身体上的动作很多、坐不住、话多等等。

在抑制反应上有困难,无法适时的抑制冲动、等待轮流、容易打断他人谈话或难以遵守例行性规定等等。

1.   计划组织性不佳:

由于注意力不集中,从环境周遭接受的信息较为片断不持久,因此影响小朋友在组织及整合能力上的不足,也较难以发展出合适的问题解决的技巧。

2.   问题解决技巧不佳:

无法面对环境的改变而产生适应性的解决技巧能力。

3.   压力处理能力:

由于在组织及解决问题能力上的不足,小朋友经常会面对负向的失败经验,长期累积之下降低其挫折忍受度,也容易会有逃避的行为。

4.   人际社交互动:

由于小朋友在过动、冲动或是负向情绪表达方面而影响其人际关系,也因为较缺乏有效的问题解决的技巧,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此介入方式与亚斯伯格所介绍的较为不同,主要是藉由行为的规范与外在的回馈提升孩子正向行为发生的频率,这类的孩子需要明显外在的提示以认知控制自己的行为。

       而对于社交技巧的基础,则有赖于孩子能有稳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减少过动、冲动或负向情绪的表达,因此在训练孩子社交行为以前,需先提升孩子自我认知与控制能力,而家长在训练时需注意以下的原则:

阅读更多 …

了解孩子的社交发展Q&A(中)

常见有社交问题的孩子可简单分为两大类---自闭症谱系ASD与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

虽然展现出的问题是类似的,但他们的成因却不相同,也因此有其独特的介入方式:

社会互动能力”质”的缺损

局限的反复及固着的行为模式、兴趣和活动

无法执行心智理论的任务

社交的讯息获得偏重于认知能力及经验

指的是能够辨识他人的想法欲望及意图的能力,也就是常说的”无法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

一般而言,五岁以上的孩子已能察觉及指出他人的想法与感受的社会线索。而患有ASD的孩子此能力较为不成熟,无法辨识及理解他人隐藏在言行中的社会讯息以解读他人的心理状态。

而此能力的缺损,也让ASD孩子在日常生活上遇到许多挑战与挫折,如以下几点举例:

阅读更多 …

了解孩子的社交发展Q&A(上)

为什么我们需要交朋友?因为透过这些社交讯息处理与获得的过程,除可提升自身能力外,还可提供负向的情绪行为等提供正向的支持与引导,大至简述如以下:

1. 改善问题解决能力:增进多面向的思考角度与解决方法等,提升生活经验等等。

2. 预防情绪障碍:可提供有效的情绪监控及修复机制。

3. 引导合宜的社会行为:协助建立自我认知与自信心,削弱负向行为出现的频率、提升合适的正向行为。

4. 伴侣关系的基础:社交过程中所学习的同理心、信任感、情绪修复及责任等在未来的社交情境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提到孩子的社交问题前,首先要了解孩子们在友谊及社交互动上的发展里程碑与能力,并透过了解孩子的社交发展,根据孩子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给予不同的社交上的要求:

阅读更多 …

透过想象:提升自闭儿情绪控制力

要让自闭儿们学会情绪控制,我们大人自己得先帮个忙。

 

当自己面对眼前激动的孩子,优先让自己能够维持淡定与冷静。你可能会认为「怎么可能,孩子把我气成这样,叫我如何冷静对待?」重点就在这里了。如果在情绪控制上,我们大人本身就很难做得到,或缺乏想要改变的动机。那么只是要求孩子做好情绪控制真的是缘木求鱼,难上加难。 

  • 当孩子正面临生气时,你的反应正扮演着一种示范。
  • 请使用平稳的语气,和缓地告诉孩子「你现在正在生气,我先离开,十分钟后,妈妈会再过来。」说完,慢慢走离孩子的视线,往房间或其他空间而去。
  • 你可能会发现孩子在你离开那剎那情绪可能会更激动。但是,请记得,你选择离开现场,一个是你自己本身已经有些怒气或浮躁情绪出现,另一个原因则是如果你的出现让孩子情绪更激动。
  • 当然,还有一种担心是,怕你话太多,对孩子形成另一种如针一般的刺激。

  • 孩子有情绪驾照吗?

  • 孩子是否能够安全地、顺利地驾驶自己这台情绪巴士抵达目的地吗?

  • 让孩子有画面,关于情绪控制这件事。培养想象,让孩子对于抽象的情绪,在心中更能演练具体的控制。

  • 试着让孩子闭起眼睛,手握着方向盘,视线朝着正前方,并适时地向前后左右观看顺逆向的来车。

  • 让孩子试着去感觉自己的脚轻轻地踩着油门,并以时速一百公里的速 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 当遇前方车辆壅塞时,渐渐地放慢车速,或适时地踩着剎车踏板。嗯,这辆情绪巴士正安全、舒适地往目的地,前进。

  • 情绪控制力的练习,并不仅是让自闭儿不断踩着自己的情绪剎车踏板,而压抑自己的情绪。

  • 情绪是需要纾解,纾解应优于宣泄。当孩子需要宣泄,多少也反应着在这之 前,孩子的负向情绪总是不断地被压抑着

  • 像一桶一桶情绪瓦斯被储放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就怕一不小心,随时引爆而伤了自己,也伤了别人。

  • 情绪的纾解,能量的渐进释放,某种程度也正在说明,孩子一次又一次地在情绪控制上,不断地实务演练。

  • 当自闭儿感到生气或愤怒,这时孩子是需要让自己泡进水中,让自己心情凉快一下。
  • 当然,运用想象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亲爱的宝贝,闭上眼,想象自己是一条鱼,或一只海豚。这时,想想自己在水中、在海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愈游,身体愈凉快、愈舒服。」
  • 请记得,这练习,尽量选在平时孩子情绪平缓时演练。让孩子闭上眼,就能想象的到鱼儿优游水中的画面。练习时,如果能加上身体与手势的摆动,当然最好。

  • 情绪该如何纾解?注意力转移,我想对于自闭儿会是一件能够带着走的情绪控制力。
  • 有时,孩子心里充满着怒气。这时,让孩子选择散步走走,或加速脚步绕绕。
  • 让自己的怒气,在一踩一踏之间,像是在进行森林浴一般,你的怒气将由大地心胸开阔地为你吸收,缓和你的怒气。

  • 有时,孩子会将心中积压的愤怒情绪,透过乐器的敲打,在一鼓一棒之间,在黑白琴键弹奏之下。
  • 透过音乐节奏的升华,让自己的情绪转换至旋律里。
  • 在打击与弹奏之间,透过乐器做为媒介,自己的情绪也慢慢学习如何控制。
  • 你也可以让孩子知道,当自己生气时,可以试着在心里哼唱着自己熟悉的轻快旋律。
  • 「孩子,你知道吗?当爸爸心里感到有一股怒气时,我就会想到要唱贝多芬的快乐颂。在心里唱着唱着,自己的好心情就会浮现起来。」
  • 当然,贝多芬的快乐颂只是一个例子,你一定可以与孩子找到属于他的歌曲。别忘了,平时让孩子沉浸在自然音乐里,也是一种舒缓情绪的调适。

阅读更多 …

人贵语迟?自闭症需提防

自古有“人贵语迟”的说法,但并不是指一个人开口说话晚,他们就是贵人。因此,家长们不要抱着孩子越说话晚,就越好的心态来看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这个事情。孩子说话晚不是一件好事,可能和自闭症有关,父母们应该引起重视和注意。

阅读更多 …

自闭症儿童教养方式

「自闭症相关障碍」或其他发展障碍的孩子可能有动作计划、对感觉刺激的过度反应或缺乏掌控的感觉而害怕跟自己身体相关的活动。

阅读更多 …